1. 0839-3260270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本会动态

【参与基层治理年活动专辑】(10)生命健康“护航”行动篇(四)

发布时间:2025-03-13 15:13    阅读:111次

她获评全省优秀

近期,四川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依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管理办法》和《四川省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从参与捐献宣传动员、捐献见证案例数量、案例报道次数、参与人道关怀和缅怀纪念服务、廉洁自律等方面,对全省在册126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进行综合考评,评选出2024年度四川省优秀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12名。广元市红十字会捐献协调员杨秀华光荣“上榜”。
杨秀华于2020年3月开始从事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服务工作,在2021年11月考核合格取得“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证”。曾获评2022年度四川省优秀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
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器官移植挽救患者生命不可缺少的一环。做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工作,不仅要具备一些医学常识,也要掌握相关政策以及法律伦理知识,还要提升沟通技巧水平。为了使自己更好更从容地干好这份工作,杨秀华钻研培训教材,反复学习,笔记标注得密密麻麻。同时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阅读相关书籍,不断向经验丰富的前辈汲取养分,还邀请周围同事朋友帮助她进行情景模拟,就这样渐渐摸到了“门道”。
她心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直坚守在协调动员工作一线,在生命与生命之间搭建起一座爱与希望的桥梁。至今,她已参与多例器官捐献协调见证。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第一次。那时,天已经快黑了,她既忐忑又害怕,担心做不好,也害怕面对陌生的死者。她在心里默默地安慰自己,“既然做了协调员,这就是我的职责,不能退缩,只能前行。”
到了医院,她和另一位协调员一起与死者亲属进行沟通,忐忑害怕之情渐渐消散。捐献者是一位和她年龄相近的80后,因意外摔伤去世,家人万分悲痛和不舍。亲属们说:“捐献她的器官,她的器官就能移植到别人身上,仍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我们也就有个念想,想着她还和我们在一起。”
去往手术室的路静谧、肃穆。她一个人走在长长的过道上,几乎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我以为我会非常害怕,但我没有。”她回忆道:“后来想来,其实是捐献者的无私奉献和家属的大爱义举给了我勇气。在手术室,我见证这一份生命礼物的馈赠的时候,我为捐献者默哀、祈福,也为生者能重获新生而欣慰。”最终,这名捐献者捐献了1个肝脏、2个肾脏。当她听医生说,这次的捐赠至少可以挽救3个人的生命时,她感到肩上的责任与重量,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工作中也深刻领悟到“死亡可以是生命的终点,也可以是新生的开端”。
她在心里暗自许下誓言,一定要为人体器官捐献者及其家属提供更专业更人性化的服务,做好守护生命的“摆渡人”。
目前,广元市已登记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1.4万余人,实现人体器官捐献44例、眼角膜捐献45例、遗体捐献28例。